首页 > 老照片 >

30年代东北老照片:外国女子泳装游松花江,太阳岛上没有一个游客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5 14:50:32    

中国东北,幅员辽阔,物产丰富。东北历史悠久,早在春秋时期,属辽东郡和辽西郡。明代称关东、关外。而东北一词,则源于近代。那么,昔日的东北人,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

笔者搜集到了30张彩色老照片,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,反映了东北独特的民风民俗,每一张照片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老照片搜集不易,值得珍藏!

这是当时东北一条街道上的景象。街边店铺是一家钱庄,掌柜坐在柜台里面精打细算。

钱庄旁边,是一家钟表店,门口墙上“利和钟表”的招牌十分醒目。一名扎着围裙的男子,正向警察问路。引得旁边一名卖小吃的男子的观望。

在一个火车站上,堆积如山的粮食袋正准备装上火车。搬运工扛着沉重的麻袋,有人在旁边统计数量,马车上的货物刚刚卸完。东北是黑土地,土地肥沃,是我国著名的“粮仓”。

这张照片,拍摄于松花江畔。江水碧绿清澈,烟波浩渺,一眼望不到边。

照片中,有不少身穿泳衣的外国女子,在水中游泳。还有人在江中划船,悠闲自得。当时的松花江畔,风光真是古朴又自然,令人流连忘返。

这是90多年前东北的一家饭馆,门口左右贴着“家常便饭,包办酒席”的广告牌。一名锔瓷匠人坐在饭馆门口,正在用传统工艺修复破损的瓷碗、瓷盘。在他身边,站着一名穿大衣的男子,他是卖糖葫芦的小贩。

这是一个富裕家庭。宽宅大院,铺着地砖,房前种植有不少名贵的花木。

两位大小姐坐在庭院里。她们长相富态,身穿华服,手腕上戴着金饰,正慵懒地躺在竹椅上休息,日子过得真是惬意。

这张照片拍摄于哈尔滨,松花江烟波浩渺,对面就是太阳岛,当时岛上看着有些荒凉。

一群身穿泳装的异国女子,花枝招展,正坐在江边的木栈道上休息。江堤下面,停着不少小船,乘船可以到达江对岸的太阳岛避暑胜地游玩。

在东北一个集市上,一名小贩正在卖“琉璃不对儿”。他拿起一个吹了起来,清脆悦耳的声音,吸引了从旁边经过的一对父女的注意。

琉璃不对儿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七八十年代还见过。现在,在一些传统庙会上,也能看到有小贩在售卖琉璃不对儿。你吹过吗?

松花江边的一个码头上,几名当地人正在等待渡船只靠岸。

岸边水浅,像这样的大型货船是无法靠岸的。于是停在离岸不远处的地方,一名搬运工划着小船,将货物送到船上。

一名年轻女子骑着毛驴回娘家,驴背上挎着一个竹篓,里面坐着她的孩子,丈夫牵着毛驴,脸上笑开了花。看到这温馨的画面,不禁让人想起了《回娘家》那首歌:“左手一只鸡,右手一只鸭,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......”

一匹被五花大绑的白马,吊在木架子上,这个行当叫钉马掌,钉马掌是一门技术活

马是所有动物中,对人类最有用的动物。在过去,马匹是最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。给马蹄钉上耐磨的铁掌,可以起到保护马蹄作用。

这是位于街边的一个日用品店,售卖的是锅炉、铁锅、铁水壶以及其他铁制工具等。

为了招揽生意,店家将商品直接摆在门口展示,各种品类一目了然。当时,没有城管,允许街边摆摊。没生意的时候,日用品店的掌柜悠闲地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晒太阳。

大路上,一辆马车正在赶路,不过拉车是一头骡子,车上坐着八九个人。

天气炎热,马车上还撑着遮阳棚。在过去的东北,像这样的大马车很常见,也是人们出行的最好选择。

30年代,在中国东北一个露天集市上,一名卖豆腐的男子,正在为顾客称量一块豆腐。

摄影师举起相机对着他拍照,吸引了不少人站在旁边围观。这一有趣画面,被相机定格。

几名男子推着独轮车走在大路上。车上装满了货物,令人惊讶的是,每辆车上都装有一个像是船帆一样的东西。原来,起风的时候,顺着风向推车,风向前推着帆布,车夫能节省不少体力。不得不感叹,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。

修鞋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。这不,在东北的街头,一名鞋匠正在认真地修鞋。

他的摊位很简单,地上摆着修鞋的工具,面前的竹筐里,装着准备修理的鞋子。依靠这门手艺,在那个年代,也能养家糊口。

东北街边,一个热水铺子。在过去,卖开水是一种行当,叫开水铺或者水铺子。

门口的大铜壶里,装满了开水。店家的孩子提着一桶水,正往水缸里倒。看到有人对着他拍照,这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。

这是一个露天铁匠铺。两名男子正在打铁。打铁也是个技术活,一人抡大锤,一人抡小锤,。选材、生火、加热、锻造、再加热、再锻造……直至成型、淬火。两个人需要配合默契。在过去,学会打铁就等于有了一门吃饭的本事。

在树林旁边,一名男子拿着长竹竿,竹竿上挂着很多像道家人手里拿的佛尘一样的东西。

这种物品,在过去是居家必备的用品。手柄前端附上兽毛或丝状麻布,可以用它来扫除灰尘,睡觉前在蚊帐里扫一扫,赶蚊蝇用的。

街边一位名流动小贩,他的摊位上摆放的都是五金器具。有刀子、勺子、剪子等。

两名戴着斗笠的顾客,站在摊位前选购商品,小贩热情地向他们推荐自己的产品。这样的流动小贩,和现在的街边夜市地摊很相似。

在一个小镇的前边,有家木材加工厂。加工厂围墙外面,有几个卖水果的摊贩在摆地摊。

对面还有一位小贩,卖的好像是首饰玉器。这里是进入镇子的必经之路,人流量大,不愁没生意,这几位小贩选择的位置可谓是黄金地段。

一名菜农,正在自家菜园里除草。地里种的看上去像是大蒜,身后不远处,搭起的架子上爬满了豆角。几块菜地里,种植着不同的蔬菜,绿油油的,很新鲜。菜地边上,还有一间房舍。菜农很辛苦,不仅要耕种、管理,还要将菜品挑到街上卖,赚的也是辛苦钱。

30年代的东北,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。在当地一次庙会上,一些踩高跷演员,穿着五颜六色的演出服装,扮演不同的角色。精彩的演绎,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。踩高跷,是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传统习俗,现在看到的已经不多了。

在一次庆祝活动上,当地人举行了舞龙表演。十几个人,举着一条长龙,从城门前经过,吸引了很多人围观。

舞龙的历史非常悠久,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,民俗活动中就有舞龙的项目。不仅限于祈雨,其它活动也都有舞龙的习惯。

这张照片拍摄于黑龙江口附近,渔民们正在将新鲜的鱼装进木桶里腌制。远处的江面,烟波浩渺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有渔船在江面上打渔。黑龙江鱼类资源丰富,渔民们收获满满。

东北地区,一个制作花盆的手工作坊,两名工人,正将制作好的花盆泥坯摆放在平整的场院里晾晒。然后装进窑里烧制。两人都是娴熟的工人,制作的花盆质量很好,销路也不错。两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
这是早期的街头魔术师,正在为观众表演三仙归洞。他面前铺着一块布,上面扣着三只小瓷碗,他亮出双手给观众看,嘴中还念念有词。

在他身后,还有一名乐师,敲打鼓乐烘托气氛。魔术师精彩的表演,吸引了不少人围观,其中有很多是孩子。

在村边玉米地旁,有一口老水井,井上架着辘轳。他转动辘轳,将水桶拴在绳子上放到井里,水桶装满水后,再次转动辘轳,将水桶提上来。

在过去的农村,这样的水井是很常见的。现在的农村,已经用上了自来水。短短几十年,变化真是大啊!

秋收过后,一位农民正在地里干活。他牵着一匹马,马后面拖着一只木头磙。马拉着木磙,将犁起来的大土块碾碎。

那时候没有大型农机设备,这种传统的耕种方式,在中原地区也能见到。这位农民让自己的孩子骑在马上,爷俩干起活来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在一条山路上,一个少年手里提着鸟笼。鸟笼里装着一只他最喜爱的小鸟,他提着笼子展示给摄影师看。

傍晚时分,天边彩霞铺满了天。一名男子赶着一大群羊,在村子外面的草地上放羊。不远处的村子,房屋鳞次栉比,弧形的屋顶上,矗立着很多烟囱。
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