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0-04 09:12:07
近日在网络图书馆“书格”中闲逛时,发现一部中国晚清时期由外国人拍摄制作的名为《清国胜景并风俗写真贴》的书,书中有大量的中国晚清时期北京城及周边的风景名胜的照片,也包含了那个年代皇城内外市井生活的一些场景。这些我们平时从影视作品,阅读相关历史方面的书籍中所获取的,停留在脑海里面的场景及画面有很大区别,也重新修正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认识
皇太后御船
大钟寺钟楼
万寿山内全景图
角楼
地安门大街
地安门大街为旧时京城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区,沿街两侧多有商贩及民房,根据照片可以看到主干道做了局部硬化,但道路仍旧较为泥泞,远没有影视作品中的干净整洁。
钟楼
鼓楼
喇嘛
喇嘛
同一拨喇嘛的不同穿着,可能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更多的穿着为第一种,第二种相对较少一些。
雍和宫佛殿
雍和宫喇嘛打鬼
雍和宫,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,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,成了“龙潜福地”,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,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。乾隆九年(1744年),雍和宫改为喇嘛庙,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,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。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。
崇文门大街
六国饭店
崇文门瓮圈
崇文门河沿
前门外东火车站
天坛内祈年殿
祈年殿周边已杂草丛生,由此一角可以窥视晚清时期内外交困,皇城内很多地方已经年久失修,无人打理,目之所及一片荒芜。
皇帝出大清门上坛
前门大街正阳桥
清代前门大街为有名的商业街区,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,如鲜鱼市、肉市、果子市、布市、草市、猪市、粮食市、珠宝市、瓜子市等。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、货栈、车马店、旅店、会馆以及庆乐、三庆、华乐等戏园。
前门外大街
这样的繁华商业街区,和你想像中的是否一样呢?
明十三陵长陵殿
晚清时期,明十三陵已经破败不堪,可以看到长陵殿檐口已腐烂掉落,殿前杂草丛生。
十三陵殿前双牌楼
十三陵石人
十三陵牌楼
十三陵石云柱
我们现在看到的好多人文景观、景区等,很多构筑物比如道路硬化、铺装、维护结构、绿植等都是后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增加完善的。上图中晚清时期明十三陵中,很多道路,围栏,地被及植物比较匮乏,看起来比较萧索,和我们现在逛的完全不同。
官员出殡
名妓
富人家吸食鸦片
独轮推车
做木匠的手艺人
马车
蒙古人拉骆驼
满洲人骑驴出行
骡子轿车
官轿
戏园子
长城
长城
居庸关、轿子
居庸关
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方面书籍,看到对于我们之前旧时代文字的描写,也是自己想像力的匮乏,有的时候脑海里比较空泛,很难形成画面感。另一方面,为了考虑拍摄的美感以及给人带来舒适的观感体验,现代影视作品中对于古代场景的呈现难免有很强的的局限性,所以通过翻阅资料文献,浏览旧时代所遗留的绘画、影像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还原那个时代真实的样子,让我们想像那个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发生的故事,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。
相关文章